当前标签:麻黄
相关标签:麻黄附子细辛汤方剂药品中医治疗用药
  • 《辨证录》全文二 2010-3-5中医

    咽喉痛门七则(#画中画广告#) 人有感冒风寒,一时咽喉肿痛,其势甚急,变成双蛾者。其症痰涎稠浊,口渴唿饮,疼痛难当,甚则勺水不能入喉,此阳火壅阻于咽喉,视其势若重,而病实轻也。夫阳火者,太阳之火也。太阳之火,即膀胱之火也,与肾经之火为表里,膀胱火动,而肾经少阴之火即来相助,故直冲于咽喉之间,而肺脾胃叁经之火,亦復相随而上升,于是借叁经之痰涎,尽阻塞于咽喉,结成火毒,而不可解。治法似宜连数经治矣,然...

    查看全文>> 标签:陈士铎辨证录
  • 《伤寒六书》全文 2010-2-23中医

    伤寒琐言卷 之一(#画中画广告#) 辩张仲景伤寒论客有过予而问之曰∶甚矣,伤寒之深奥,桂枝、麻黄二汤之难用也,服之而愈者,才一二;不愈而变重者,尝八九。仲景立法之大贤也,何其方之难凭,有如此哉!今人畏而不用,以参苏饮、和解散等平和之剂而代之,然亦未见其妙也。子盍与我言之。予曰∶吁,难言也,请以经语证之。经曰∶冬气严寒,万类潜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皆能为病,以伤寒...

    查看全文>> 标签:陶华伤寒六书中医
  • 《曹颖甫先生医案》全文 2010-2-22中医

    伤寒门(遵伤寒有五之说,凡六淫之病皆属之)(#画中画广告#)◎太阳伤寒。梅溪街金左形寒发热,头痛项背强,身疼无汗,脉浮紧。虽在炎暑,而病机实属伤寒。宜麻黄汤主之。生麻黄三钱,川桂枝三钱,光杏仁四钱,炙甘草二钱(记)今之时医,多谓南方无伤寒、夏月无伤寒。然此方系六月廿四日所开,连服两剂,病即豁然。七月中旬天气骤寒,患此者甚众。曹师均用是方,莫不即愈。慎轩七月廿一亦患此证,承曹师书此方,一服即瘥。可见...

    查看全文>> 标签:医案曹颖甫中医
  • 麝香壮骨膏 使用简单也要小心注意 2010-2-13药品

    麝香壮骨膏的主要成分有麝香、八角茴香、山奈、生川乌、生草乌、麻黄、白芷、苍术、当归、干姜、薄荷脑等。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麝香。

    查看全文>> 标签:使用注意麝香壮骨膏治疗用药病因
  • 支招!五大经典长寿食物 2010-2-12饮食

    生姜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治感冒轻症,煎汤,加红糖乘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预防感冒药物。生姜发汗作用较弱,常配合麻黄、桂枝等同用,作为发汗解表辅助的药品,能增强发汗力量。生姜为止呕要药,可单独应用,治疗胃寒呕吐。

    查看全文>> 标签:秘诀长寿饮食
  • 郝万山讲伤寒论(八) 2010-1-25中医

    第61讲少阴急下证、阴郁证、伤津动血证、少阴咽痛证(1)(#画中画广告#)关于少阴病的兼变证,我们上次课谈到了太少两感,也就是少阴兼有太阳病。所谓太少两感,是太阳和少阴同时感受外寒,它的临床证候有太阳病的发热,头疼,身疼,有少阴阳虚的脉沉。我们特别要划定一个界限,就是这个少阴病仅仅是脉沉,如果这个少阴病出现了“下利清谷,完谷不化,四肢厥冷,脉微细”的话,那我们不能够按照太少两感温经发汗的方法来治疗...

    查看全文>> 标签:郝万山伤寒论
  • 五味中药会伤心 2010-1-16中医

    美国《预防》杂志指出,采用中草药制品治疗应注意,许多中药如麻黄可产生严重的心脏节律改变,导致心脏性猝死。

    查看全文>> 标签:心脏中药
  • 不育祸起逆行射精 怎寻回精子? 2010-1-6不孕不育

    因慢性感染导致的逆行射精,可用抗生素类如氟哌酸、甲硝唑等药。服用西药效果不佳时,可辨证选用中药治疗。中医药的优势在于整体治疗和因证施治,一般可选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泽泻、瞿麦、车前子、赤芍等,对改善症状、缓解病情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查看全文>> 标签:逆行射精不育治疗用药
  • 产后用药也需要小心谨慎 2010-1-3产科疾病

    很多女性在妊娠期用药非常谨慎,而生下孩子后,用药也就不那么注意了。殊不知,从保护乳母和婴儿的角度出发,有些药物是不宜用的。(#画中画广告#) 我国明代妇科专家傅山在其著作《傅青主女科》中提出了“产后用药十误”,列专篇对产后用药进行了警示,其内容为,一因气不舒而误用耗气、顺气等药,反增饱闷,陈皮用至五分,禁枳实、厚朴;二因伤气而误用消导,反损胃气,禁枳壳、大黄、莪术、三棱、神曲、厚朴;三因身热而误用...

    查看全文>> 标签:用药产后
  • 牙痛分5型 论治各不同 2009-12-28口腔疾病

    牙齿本身病变可引起牙痛,其他的疾病也可引起牙痛发作,如三叉神经痛、心绞痛等。出现牙痛病的病因病机为阳明积热上壅,阴虚火热上炎、湿聚热腐,或肾气不足,肾髓不充及先天禀赋薄弱和外伤直接伤及牙龈牙齿,或长期恣食辛辣厚味,过食甜食又食后不漱口,酸甘日蚀,日久积热,内外合邪,结于阳明之络,或素体阴虚又兼湿热内盛,虚火挟湿热上攻胃络,偶触风、寒、湿、热、虫、外伤而发。我以寒热为纲,虚弱为本临床概为五型治疗每获...

    查看全文>> 标签:牙痛牙周炎龋齿治疗用药
39健康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11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