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妻必读:最佳受孕日程表 2011-8-28育儿

    尽享新婚的甜蜜之后,计划要个健康宝宝的夫妻一定很想知道在怀孕前该作好哪些准备。按照"优孕"这一全新的生育理念:在受孕—精子和卵子结合那一刻的前六个月,就必须开始做孕育的准备工作。力求在优身、优情、优时、优境的最佳状态下,让最健康、最有活力的精子和卵子在天时地利人和俱佳时结合,充分体现父母两人的容貌、智慧、个性、健康等精良基因。下面的受孕日程表会对准备孕育宝宝的夫妻有所帮助。准备...

    查看全文>>
  • 晚育大龄女性该如何“备战” 2011-8-28育儿

    不知从何时起,城市中“晚育族”群体越来越壮大,很多人一晃就过了30岁的生育年龄“警戒线”,高龄产妇增多,已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普遍现象。那么,多少岁是女人生育的“黄金期”呢­30岁以上才生第一个孩子的人,占到25%以上。过半数人(54.36%)认为现代女 性生孩子“比较晚,错过最佳生育时机”、“结婚晚”、“经济条件不够”、“心理上没做好准备”等,成为人们要孩子越来越晚的三大原因。“如果重...

    查看全文>> 标签:晚育孕期健康
  • 秋乏怎么办按摩“自醒”穴位 2011-8-27保健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秋季疲乏让很多坐在办公室里的人痛苦不堪那。怎么办?可以通过自行推拿按摩百会穴、太阳穴、风池穴等方法进行“自醒”。

    查看全文>> 标签:秋乏按摩穴位按摩
  • 女性服用避孕药会不会影响生育? 2011-8-27药品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有了越来越丰富的定义和理解,绝大多数女性已将避孕纳入了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查看全文>> 标签:女性用药女性用药避孕药生育
  • 阻止肝硬化发展的四个方向 2011-8-27肝病

    (一)腹水前期此时肝硬化患者无腹水,也未出现体循环动脉的扩张和充盈不足,但过量摄人钠盐则会引起水钠储留,即此时肾脏对钠的处理已经发生障碍。这是由于肝功能不全和门脉压力增加通过神经反射直接影响了肾脏对钠盐的处理所致,但这种水钠滞留是自限性的。(二)反应性腹水期此期肾脏钠水滞留明显增加而使总血容量扩张,继而外周动脉扩张以减少血管阻力。外周动脉的扩张是由于内脏组织释放大量各种舒血管物质,从而引起内脏循环...

    查看全文>> 标签:护理肝腹水肝硬化肝病护理
  • 小孩爱趴着睡对心脏不好吗? 2011-8-27育儿

    孩趴着睡,对心脏不好?家住武珞路的吴女士:孩子今年5岁,睡觉总是趴着,听说这样的睡姿对心脏不好,是这样吗?怎样纠正孩子的不良睡姿呢?亚洲心脏病医院祝蔚然医生:如果小孩很健康,趴着睡只是一种睡觉习惯,不会对心脏有影响。但要注意,趴着睡容易把呼吸道堵住,使呼吸不畅。对于新生儿,则是要求趴着睡的,因为趴着睡会使新生儿感受舒服,有一种安全感,趴着睡的时候,要将新生儿头颈部偏向一边,防止窒息。新生儿趴着睡的...

    查看全文>> 标签:睡觉姿势
  • 宝宝不爬就走或致走姿异常 2011-8-27育儿

    为人父母者,最初的欣慰莫过于来自孩子的第一声“爸爸、妈妈”,以及第一次蹒跚学步。午后黄昏,推着宝宝在小区里聚会,不少家长也会炫耀自家孩子早早就学会走路:“什么‘七月坐八月爬’,我家孩子干脆省略了爬,直接就会走了!”万事万物都有客观规律存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跳过”了有些环节或许不是好事。“从专业角度来说,不爬就走的孩子貌似抢了先手,实际上欲速则不达,可能像小鸭子般走路很不稳当,而这个过程可能维持时间...

    查看全文>> 标签:宝宝走路宝宝健康
  • 月经紊乱或为卵巢疾病所致 2011-8-27女性

    月经紊乱指与月经有关的多种疾病。月经是妇女的一种生理现象,它是卵巢功能的外部表现,也是具有生育功能的标志之一。

    查看全文>> 标签:保健女性经期保健女性
  • 准父母常见的孕期疑虑解答 2011-8-27育儿

    q1:如何分辨产兆?何时该上医院待产?所谓产兆就是生产前兆,包括轻松感、见红、阵痛、破水等。1.产兆正常应该出现在37周以后,在37周前不应出现这些先兆,倘若出现即有可能早产,应立即就医。2.怀孕37周以后,当出现产兆时,不见得要立即就医,妈咪不要慌张,先做自我评估,若只出现轻松感、见红、不规则阵痛,可先在家观察,但有以下状况就需马上到医院:˙破水:不想解小便,但一直有水状液体自阴道流出,且会依姿...

    查看全文>> 标签:孕期问题孕期健康
  • “丁克”女人定期体检助健康 2011-8-26体检

    一直不生育的女性体内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激素水平,就容易发生激素依赖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未生育妇女的卵巢良性肿瘤及卵巢癌的发生率亦高于生育过的妇女。

    查看全文>> 标签:子宫孕妇妇科
39健康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11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