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茸滋补养颜佳品,你知道多少? 2009-11-8保健

    雄鹿的嫩角没有长成硬骨时,带茸毛,含血液,叫做鹿茸。是一种贵重的中药,用作滋补强壮剂,对虚弱、神经衰弱等有疗效。鹿茸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查看全文>> 标签:保健品鹿茸
  • 不孕求医要冷静 2009-10-31不孕不育

    不孕患者常常由于受到社会与家庭的压力,思想负担较重,容易道听途说而去投医,甚至去求神拜佛或服用所谓的"秘方",或夫妇双方盲目地服用人参、鹿茸、海马、黄狗肾等中药,以期生精育子。结果不仅会失去治愈的时机,而且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画中画广告#)实践证明:不孕不育症的原因很复杂,不孕与年龄及不孕时间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因先天性畸形,无子宫者,是根本不会怀孕的。目前,有些“医师”打...

    查看全文>> 标签:心理不孕心理预防保健
  • 男人阳痿为什么会越补越虚? 2009-10-22性爱

    从中医角度讲,阳痿有很多临床证型,肾虚只是其中一种,表现为腰膝酸软、怕冷、大便稀。多数是由于纵欲过度,耗伤肾阳所致,这时可以选用补肾壮阳的各种中药,像鹿茸、人参、鹿鞭等。

    查看全文>> 标签:纵欲肾虚阳痿
  • 秋冬进补应遵循“虚则补之”原则 2009-10-20药品

    立秋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秋冬进补的习惯,秋季“进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贴秋膘”,又称“引补”或“底补”。(#画中画广告#) 秋冬进补在祖国医学中早就有所记载,《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食养”的概念。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药食两用的处方达200余首,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首列“食治”专篇。这些经典医籍的记载,为后世食疗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进补的方法分为食补和药补两大类,对于一般体质不虚,...

    查看全文>> 标签:进补秋冬养生进补
  • 冬虫夏草泡水喝最好 2009-10-20药品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养生保健,其中对珍贵中药材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但是,这些珍贵药材是每个人都能吃吗?怎么吃才能充分利用它们的药用价值?本报开设专栏将陆续为您介绍相关知识。(#画中画广告#)冬虫夏草,是我国高寒草甸特有的珍稀生物,素有“黄金草”、“神仙草”、“天下第一草”之称,并与人参、鹿茸一起并称“中药三大宝”。药理学研究指出,冬虫夏草含有甘露醇、麦角甾醇、虫草菌素及赖氨酸等十余种氨基酸,以及锌、铁、...

    查看全文>> 标签:珍贵药材用药方法冬虫夏草
  • 夏枯草有无毒 中西医大pk 2009-10-20中医

    与人参,鹿茸,阿胶等药材相比,这只是一种很少有人去磁心的,名不见经传的草药。直到这次沸沸扬扬的“王老吉”事件(5月14日,一消费者在杭州对王老吉提起诉讼,指其未在包装上标注不适宜人群。且自己的胃溃疡或与王老吉中的夏枯草有关),才把它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查看全文>> 标签:夏枯草毒性凉茶
  • 全方位解读:夏枯草的是与非 2009-10-12药品

    与人参、鹿茸、阿胶等药材相比,这只是一种很少有人去关心的、名不见经传的草药。直到这次沸沸扬扬的“王老吉”事件(5月14日,一消费者在杭州对王老吉提起诉讼,指其未在包装上标注不适宜人群,且自己的胃溃疡或与王老吉中的夏枯草有关),才把它推到了风口浪尖上。(#画中画广告#) 网上争议很多,但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夏枯草有没有毒?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毒”的概念,中医与西医对“毒”的认识是不一样的...

    查看全文>> 标签:夏枯草不良反应
  • 月子里的饮食应注意什么? 2009-10-10饮食

    产妇生完宝宝以后要担负着两大任务:一是产妇本身需要将养;二是要承担起哺乳,喂养宝宝的重任。这两方面都需要丰富的营养,因此月子里的饮食营养对于月子里的产妇来说尤其重要。(#画中画广告#)一、月子里膳食营养的特点:1、主食量要增加:2、多吃蔬菜和水果:我国传统坐月子以肉、蛋为主,不让吃蔬菜尤其是水果。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应改正。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还可以防止产妇便秘。3、多...

    查看全文>> 标签:营养月子餐饮食营养饮食
  • 热中风很多是药闹的 2009-10-5药品

    一到盛夏,随着气温的“节节攀升”,中风病人也明显增多。这种“热中风”除了与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血管硬化等高危因素有关外,高温天用药不当也是一个诱因。(#画中画广告#) 降压类药物:夏季人体血压不太稳定,若服药剂量过大或多种药物同时服用,会使血压在短时间里突然大幅度下降,导致脑部血供不足,血流缓慢,血液易于凝集。那些已有脑动脉硬化、动脉内膜表面粗糙不平的中老年人,很容易形成脑血栓,堵塞血...

    查看全文>> 标签:不良反应用药
  • 熬药时别忽视了细节 2009-9-29药品

    立秋后,不少人都琢磨着喝点汤药来补补身体。但专家提醒说,补益药要辨证施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同时,喝药前要学会如何熬药,特别是有些熬药的细节,将会影响到药效发挥。(#画中画广告#)挥发药盖着盖儿煮熬药时要不要盖上盖子,可不是生活习惯的问题,不同的药物,敞开盖和盖上盖效果确实有差别。一些挥发性药材,如果敞开熬,有效成分会随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药效将大打折扣。这类挥发性药材很容易辨认,一般是辛散解表或...

    查看全文>> 标签:用药方法熬药细节
39健康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11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