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分娩这个特殊的生理过程对女性的身体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盆底肌肉和生殖道将受到极大的考验,而高龄孕产妇本身的恢复能力就不强, 不少人产后更容易出现会阴疼痛、性交疼痛、子宫脱垂等问题。妇产科专家提醒,产后女性需及早关注盆底肌肉松弛问题。(#画中画广告#) 产后第1伤:阴道损伤致性交疼痛正常情况下,产后一个月可恢复性生活,但大多数女性产后却害怕过性生活,因为63%的女性产后会出现会阴疼痛,产后...
查看全文>> 标签:子宫脱垂产后恢复从宝宝降临那天起,妈咪就开始了忙碌的生活,但是月子里的妈妈不要忘了在繁忙中“偷”点时间给自己。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妈咪有更多的时间休息呢?
查看全文>> 标签:坐月子产后恢复妊娠期间,准妈妈摄取营养供胎儿发育,分娩后,新妈妈每天还要喂养宝宝乳汁,身体中就会有很多营养元素“跑掉”,被宝宝吸收,这让妈妈体内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的含量变得严重不足,如此一来,则不能满足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新妈妈的健康必然受损,体形恢复也很渺茫。(#画中画广告2#) 比如,妈妈体内的钙不足,会导致骨质软化、疏松,引起腰酸背痛,这比孕期更厉害,危害也更长久。经过相关的研究论证,哺乳期妈妈...
查看全文>> 标签:产后饮食补充营养可别以为胎宝宝的健康只是孕妈咪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宝宝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准爸爸。所以准爸爸要与孕妈咪一起负起“怀孕”的责任,积极地参与胎教。 (#画中画广告2#) 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婴儿,即使不熟悉的女性逗他,他也会微笑,而父亲逗他则反而会哭,别说其他的男性了。这正是孩子从胎儿期到出生后的一段时间里,对男性的声音不熟悉造成的。 为了消除孩子对男性包括对父亲的不信任感...
查看全文>> 标签:情绪胎教准爸爸胎教即将做妈妈了,你知道怎样选择和科学使用婴儿的尿布吗?最佳的尿布原料是选用家庭日常使用过的旧棉床单和棉毯,将其用开水洗烫,在日光下暴晒后,剪成长60厘米、宽24厘米的尿布,这样既经济又实惠。如果必须买新布做尿布,尿布的色泽要浅,最好是用本白色。(#画中画广告#)一些白度过高的织物,因其在漂整时使用了荧光增白剂(俗称白色染料),对婴儿皮肤有刺激,不宜选用。新购的尿布应先用清水反复洗涤后,再用开水泡,使...
查看全文>> 标签:尿布婴儿用品50多岁的陈先生一年前被诊断为“食道癌”,在当地医院接受治疗后恢复良好,但今年4月底又被诊断同时患上了“肺癌”和“直肠癌”。在确定不是转移病灶后,陈先生在南京接受了“肺癌切除术”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病情稳定,23日痊愈出院。(#画中画广告#)让陈先生疑惑的是,自己身上怎么会先后出现3种癌?专家指出,患者得的其实是“重复癌”。与通常癌症的转移及复发不同,“重复癌”是指肌体同时或相继发生了两个或两...
查看全文>> 标签:重复癌症状诊断每一位准备分娩或者刚刚分娩的新妈妈,都希望自己能顺利地做好月子,让身体尽快恢复健康。可高温闷热天气却令许多预产期在夏季的妈妈发愁。究竟该如何在月子里“避暑”呢?产后新妈妈体质一般较为虚弱,许多妈妈生产后关门闭户,因此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往往容易导致产后中暑。明眼辨“暑”产后中暑后,妈妈会体温升高、脉搏和呼吸加快,面红不出汗,皮肤干热,全身起痱子或出汗。中暑主要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
查看全文>> 标签:产后健康产后中暑q1:如何分辨产兆?何时该上医院待产?所谓产兆就是生产前兆,包括轻松感、见红、阵痛、破水等。1.产兆正常应该出现在37周以后,在37周前不应出现这些先兆,倘若出现即有可能早产,应立即就医。2.怀孕37周以后,当出现产兆时,不见得要立即就医,妈咪不要慌张,先做自我评估,若只出现轻松感、见红、不规则阵痛,可先在家观察,但有以下状况就需马上到医院:˙破水:不想解小便,但一直有水状液体自阴道流出,且会依姿...
查看全文>> 标签:孕期问题孕期健康q:宝宝出牙的顺序是怎样的?a:6-8个月:下齿槽长出两颗中间的门牙,跟着上齿槽又长出两颗门牙。8-12个月:上齿槽长出外面两颗门牙,然后下齿槽的两颗外侧门牙冒出牙龈。12-16个月:先后在上下齿槽出现第一乳磨牙。16-20个月:先后在上下齿槽长出犬牙。20-30个月:长出下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上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至此20颗乳牙长齐了。在宝宝出牙期,要常观察宝宝的口腔,看看牙齿生长是否正常,...
查看全文>> 标签:宝宝长牙宝宝健康为了让自己的宝宝健康聪明,很多准父母在孕前和孕中就开始细心谋划。当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很多准父母就开始抚摸胎儿,给孩子听音乐,做足了“功课”。1.营养胎教必须注重均衡的饮食搭配,做好体重控制,针对孕期的不同阶段,做重点式的营养补充。孕期1~3个月→补充叶酸和维生素,摄取容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可减缓怀孕初期的不适症状。怀孕中期→因孕妇的食欲增加,应注意补充富含蛋白质、钙、植物性脂肪的营养食品。怀孕...
查看全文>> 标签:胎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