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今年8月发布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18岁以上居民中有83.8%的人从不参加锻炼,经常锻炼(每周锻炼3次以上,每次至少10分钟)的人仅占11.9%。到底是什么因素让国人离运动越来越远?时间都用到哪儿去了?看书、看电视、玩电脑、发微博、应酬……可眼睛、颈椎、腰椎、肩膀,还有发福的肚子都在抗议了!天生不喜欢运动;太忙没时间运动;想运动可是没场地,运动计划只能泡汤……注重养生却不重视运动,爱看体育比赛却不爱体育锻炼,这只会让我们的体质越来越虚弱。
今年上半年,方先生生了一场大病,养病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医生告诉他,主要病因就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缺乏锻炼。方先生坦言,自从参加工作后,十几年来,在外就是工作,回家就是睡觉,没时间锻炼,结果体质一降再降。
对于现在学生的体质差,在山东乐陵某初中任教的郭老师深有感触。他告诉笔者,一到冬天,一个班上只要有一两个人感冒,几天后就会有十几个甚至更多学生被传染,一大半的学生请假,课都没法上。而这种情况在五六年前几乎很少出现。
“现在想想,年轻的时候简直是在作践自己的身体,打游戏熬夜到凌晨,工作之后就再也没有锻炼过,那时候年轻没有什么大影响,都能扛过来。如今,动不动的就是这里痛那里痛,体重很差,现在想运动,来不及了啊,只能后悔当初。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离运动越来越远?《“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76.1%的人是因为 “工作或学习紧张,没时间运动”, 66.4%的人是因为“运动场所少”, 59.0%的人认为是因为“运动场所收费高”,58.8%的人归结为是“运动、健身设施不完善”。这其中,“没时间”是缺乏运动的最大障碍。
我们的时间真的就这么紧吗?工作,加班,应酬,太累没时间运动,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其实,运动并不需要花大块整块的时间,随时随地都可以运动。没有时间,是因为我们认为工作或者其他的事情比运动更重要。你要知道,缺乏运动会让身体素质变差,影响健康,失去了健康,其他的事情还有什么意义?
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缺乏运动的理由,而“太忙,没时间运动”是获票率最高的原因,我们真的没时间运动吗?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从小我就不喜欢运动,也很少运动,每次体育课老师说跑步的时候,我就想死。每次跑步我都觉得自己快要断气了,跑到最后总感觉脚都不是自己的了,跑完之后呼吸都好困难,喉咙痛,有时候还全身颤抖,我讨厌运动!
女孩子运动真的挺不方便的,而且我很担心女孩子运动多了会变成肌肉女,尤其是运动后又汗又臭,好狼狈,真的好损女孩子的形象。我觉得保持每天正常的运动量,应该也就差不多了吧。我一直这样,也没有什么影响啊。
知道运动有益健康,但是,有时候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每天上班回到家已经累死了,只想躺下来好好休息。有时候周末有时间去运动下,结果每次运动后全身要酸痛好几天,动都动不了,慢慢的就不敢运动了。
运动少,肌肉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身体抵抗外力的能力降低,免疫力下降,时间一长,体质就慢慢下降。运动少,还容易引发各种慢性疾病,全球因缺乏运动导致的冠心病、II型糖尿病、乳腺癌死亡人数都在不段增加。
苏联心脏病学研究所,选20~30岁的男子若干人,分为两组,一组一直躺卧在床,不活动。二组同样躺卧在床,每天可锻炼四次。20个昼夜后,第一组受试者感到头晕目眩、混身没劲,不少人血压降到危险程度,而二组的人仍然保持工作能力。
据英国《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系列研究表明,缺乏运动导致死亡的人数占全球死亡人数的十分之一,并把它与吸烟、肥胖引起的危害并列。研究还建议,公共卫生官员应该把这种情况视为一种流行病。
锻炼可改变人de DNA结构让人变得更加年轻。研究者对2400多对双胞胎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进行了长期跟踪调查,发现经常锻炼者的细胞内与寿命相关的端粒,比久坐的同胞长很多。每天锻炼半个小时的人要比不爱动的人看上去年轻10岁。
运动可以防止高血压的出现;胆固醇水平也会因此而受益。经常运动,高密度脂蛋白或“有益”胆固醇会增高,“有害”胆固醇则会减少,让血液流动得更为顺利。定期锻炼也可以帮助防止Ⅱ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和某些种类癌症的出现。
烦恼的最佳“解毒剂”就是运动,当您烦恼时多用肌肉,少用脑筋,其结果将会令你惊讶不已。没有人能在运动的时候,还对刚才发生的不快之事耿耿于怀。一个人身体越健康(包括心理的健康),抵抗疾病和工作、家庭压力的能力越强。
1.睡眠:每睡一个小时记0.85分。计算一下你每天睡几个小时,就按这个单位的乘积记分。静止活动:包括案头工作、阅读、吃饭、看电视、坐车等。这些活动的运动量最低,把消耗在这些活动上的时间加起来,以每小时记1.5分计算。
2.步行:缓慢散步,每小时记3分;快步走,每小时记5分。户外运动:慢跑每小时记6分,快跑每小时记7分;游泳、滑冰每小时记8分;各种球类运动和田径运动每小时记9分;骑自行车每小时记4分;做体操、跳舞每小时记3分。家务劳动:每小时记5分。
计算:一天的各项活动结束后,把分数加起来。总分数在45分以下,说明你运动量不够,应增加活动量;若你的总分数在45至60分之间,就说明你的运动量正合适。
第五类:静态活动。坐办公室、看电视等。尽量减少,不要连续超过60分钟。
第四类:肌肉适能运动。重量训练、仰卧起坐、伏地挺身、弹力棒、拉力带等。次数:2-3次/周。强度:略超肌肉负荷。时间:重复8-12次/组,做1-3组。
第三类:有氧运动+休闲运动。有氧运动:慢跑、骑脚踏车、游泳、滑步机等。休闲运动:桌球、篮球、网球等。推荐次数:3-5次/周。强度:适度。时间:20分钟以上。
第二类:伸展运动。柔软体操、拉伸动作、瑜伽、八段锦等。推荐次数:每周5-7次 。推荐强度:伸展至有点紧拉感。时间:每个动作持续30秒 6-10个动作。
第一类:生活形态体能活动。走路、做家务、逛街、办事。每天累计30分钟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