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如何预防运动猝死及自我评估运动风险

2015-09-01 00:35:28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运动猝死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或者运动后24小时突发的非创伤性意外死亡,中老年人和IT久坐族是运动猝*高危人群。有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自我评估运动猝死风险。

  二、健康/体适能机构的运动前筛查问卷:

运动风险

  提示:如果以上病史、症状、疾病、心血管危险因素均无,恭喜你,你可以放心大胆的运动了,不过还是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如果对于自己的心血管健康还有质疑,可以到医院进行心电图、超声心电图、心脏和血管造影的检查,这在欧洲被推荐应用于运动员赛前筛查。

  保持合理的运动心率

  运动讲究适度健康原则,强度大小适宜、时间长度要适宜、频度次数要适宜。运动强度过大,对心脏和关节的压力都会较大,长期坚持反而不利于健康。运动时间长度时间长度要30分钟到2小时,一周在3次到5次即可。

  而运动强度的控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自己把一下脉搏。在运动过程中,数一数自己的脉搏:10秒钟的脉搏数X6=每分钟脉搏数(心率):40岁以下的用180减年龄,40岁以上的用170减年龄,就是有氧运动的靶心率。对于没有心血管疾病的一般人群,当运动是心率超过靶心率时,就应当适当放慢速度和减小动作幅度;当心率过慢时,则可以适当加快速度和加大动作幅度。

  要注意不同的人在运动时心率变化是不一样的,以走路为例,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每分钟周走60-70步心跳可能就加快很多,而对于健康的正常成年人,通常每分钟走120步左右才能达到有氧运动心率。

  重视身体发出的信号

  运动猝死的发作时间非常迅速,几十秒内就可能毙命。但是实际上,在猝死真正发作之前,人体是会有不良反应的,如短暂的心绞痛、胸闷、头晕、莫名呼吸困难等。要注意观察身体的信号,做好运动风险自我评估。

  循序渐进的运动以及充分热身更安全

  如果你长时间不运动,请不要一下子大量的高强度运动,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例如刚开始每次运动10分钟,逐渐延长到15分钟、20分钟、30分钟等。而单次运动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如果一下子进入较大强度的运动,容易造成心肌的需血量超过冠状动脉的供血量,而心肌就会发生缺血,导致心功能受损,严重时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因此,运动前做些体操、拉伸活动,让身体各关节,器官充分活动开,促进血液循环,以防运动损伤。

  生病时不能坚持运动

  不要以为带病运动是一种骄傲,其实潜在风险是很大的。比如感冒如果长达两周没有好,还伴有咳嗽、胸闷、心慌、憋气,就要引起重视,及时就诊避免诱发心脏病。

  天气太热也不适合运动

  夏天天气热,全身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心脏为了跟上新陈代谢的步伐不得不加大泵血量、加快泵血速度,这种情况对心脏来说在超负荷工作,有诱发心源性猝死的风险。特别是在天气热,湿度大,没有风的天气里做运动,最容易出意外。

  同时夏天运动还要注意补水补充电解质,剧烈运动会使人大量出汗,造成体内水分和钾、钠等丢失,易引发电解质紊乱。低钾状态容易触发恶性心律失常。

  温馨提示:

  科学运动可已经被证明可以有效防治慢性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中风、骨质疏松、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乳腺癌等几十种疾病。尽管运动有风险,但是也不用惊恐不已,因噎废食。只有做到“科学”的运动原则,就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运动风险,享受运动的好处了。

了解更多减肥方法,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39减肥」微信号:paireliang (←长按复制)

21天计划2

【送福利:快来看看你应该怎么减肥?】

想要健康瘦下来吗?想获得月减8斤的减肥方案?

关注“39减肥健身学院”微信公号(ID:paireliang 或 扫描上边侧的二维码),然后回复关键字“21天”,九姑娘马上送给你!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