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中医减肥讲清脾胃之气

2018-08-01 11:35:35健康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中医的治疗讲究辨证论治,中医的减肥讲究理脾胃之气。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转眼又到了一个五月不减肥,六月无三围,七月路人雷,八月徒伤悲的季节了。叹只叹,夏如旧,人未瘦……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意思是时值春夏之际,人体新陈代谢趋于旺盛,气机易宣发于外,因而在五月减肥,脂肪较易代谢,瘦身也就相对更加容易和轻松。

  

  怎么就瘦不下去?

  很多努力减肥的朋友都曾有过这种体会:不吃主食、不吃肉类、不吃甜品,好像刚瘦了点,没多久又胖了回去……健身运动、有氧无氧,挥汗如雨,刚看见希望又遇到瓶颈……在失败的循环中周而复始。减肥,真就那么难吗?

  

  肥胖的真面目

  1.饮食不节

  中医认为单纯性肥胖的基础病理多因痰湿。《丹溪心法》中记载“肥白人多湿”“肥白人必多痰”。“肥贵人,膏梁之疾也”,肥胖者因多喜饮食肥甘、厚腻之品,肥则碍胃,甘则滞脾,胃纳迟缓,脾运呆滞,运化不及,水谷精微,痰湿困脾,导致痰浊膏脂停聚机体,躯脂满溢,终致肥胖。

  2.久卧久坐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曰“久卧伤气,久坐伤肉”。脾主身之肌肉,伤气则气虚,伤肉则脾虚,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水湿内停,形成肥胖;此外,久坐、久卧必使气血运行缓慢,气机郁滞,运化无力,膏脂内聚,蕴积肌腠,发为肥胖。

  由此可见膏脂(脂肪)的形成与人的脾胃功能有密切关系,《脾胃盛衰论》中云“脾胃俱旺,能食而肥;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

  所以要想瘦,除了管住嘴,迈开腿之外,调理脾胃不可少。

  “夏三月,天地气交,长夏补脾瘦身正当时”

  

  吃补养瘦的健脾中药

  一、淡渗利湿类:健脾和胃,利水渗湿

  薏苡仁:“久服易轻身”,含有薏苡仁油、薏苡仁酯、氨基酸等成份具有降脂减肥作用。

  茯苓:“渗湿利窍,美肌肤”,具有降脂减肥及美容功效。

  赤小豆:“久食瘦人”,具有降脂减肥作用,对水肿型肥胖效果尤好。

  二、补气健脾类:补脾,健脾和胃

  山药:“益肾气,健脾胃,化痰涎”,富含纤维素、胆碱、多种消化酶等成份,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减少皮下脂肪堆积的作用。

  白扁豆:“暖脾胃,除湿热”,有利于健脾化湿,化痰减脂。

  三、健脾消食类:健脾、消食、化积

  山楂:“化饮食,消肉积癓瘕,痰饮痞满”,含有脂肪酶和多种有机酸,可促进脂肪分解,降低血脂。

  四、行气解郁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疏肝解郁

  陈皮:“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含有挥发油、黄酮苷、川皮酮等,可抑制胃肠运动,降低食欲,对饮食本节有一定抑制作用。

  柴胡:“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通过肝疏导脾胃之气机,脾胃运化正常,则痰湿自去。

  远离伤脾的食物

  脾喜燥恶湿,一怕生,二怕冷。

  一、寒凉果蔬类

  柿子、香蕉、枇杷、西瓜、梨、苦瓜、黄瓜、西红柿性寒凉,食后易腹胀,伤脾气。

  二、生猛海鲜冷饮类

  生鱼、生虾、螃蟹、甲鱼、牡蛎、冰激凌、冰啤酒性寒凉滋腻,多食有损脾胃。

  在万物华实的春夏季,想要瘦得健康、瘦得漂亮、瘦得彻底,记住要先有个好“脾气”哦。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