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患者出现体重增加时,可以遵医嘱应用利尿剂进行治疗。通过使用利尿药物将多余水分排出体外,从而减轻腹腔内积液、降低体重。但单纯依靠利尿药来控制病情进展并不现实,仅能起到辅助作用。
一、原因
1.门脉高压:由于各种因素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可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功能亢进等并发症,进而使白蛋白合成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毛细血管内液体漏入组织间隙而引发腹水,并且容易并发低蛋白血症,表现为水肿和腹水等症状。
2.淋巴回流受阻:如果存在下腔静脉或肝静脉闭塞等情况,则可能导致淋巴循环障碍,大量淋巴潴留于组织间隙中,造成腹水症状。
3.肾排水减少:当发生广泛性肾小球病变或者有效血容量不足的情况时,会导致肾排水减少,此时若不及时补充血容量,就可能诱发腹水。
二、治疗
对于肝硬化腹水的患者而言,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还需要根据腹水量多少以及有无并发症来进行针对性处理。在腹水量较少的情况下,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定期随访即可。但如果腹水量较多,就需要给予相应治疗,如口服氢氯噻嗪片、螺内酯片等利尿药物,以达到消除腹水的目的。必要时还需进行腹腔穿刺引流术,将多余的腹水放出,同时注射人血白蛋白以纠正低蛋白血症。
此外,针对不同病因引起的肝硬化腹水,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治疗。比如病毒性肝炎所造成的肝硬化腹水,需要服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分散片、拉米夫定片等。酒精性肝病所致者则需戒除饮酒习惯。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