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减肥是否成 功不能单纯以体重下降多少为标准,而应按脂肪量和脂 肪率的下降程度来判断,如果盲目节食或素食,使碳水化 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比例不符合要求,即使体重有所下降,减掉的也只是肌肉、内脏和骨骼等组织器官的重量,这与健康减肥的科学理念是不符的。
吃减肥药:吃减肥药可能让你体重下降很快,但也会让你出现头昏眼花、心率失常、血压降低、心慌胸闷等症状。这是因为一些减肥药物里含有大量的利尿剂伙食泻药,减肥速度再快,减掉的也都是些水分,一喝水就补充回来。
极端节食:每天只吃少量黄瓜、苹果属于这一类。主要是减去水分与肌肉,当热量摄取远低于每日所需时,身体会开始消耗肌肉和脂肪,但等到恢复正常进食后,身体保护机制会加紧脂肪储存,体重反弹的同时还有各种健康后遗症。
出汗减肥法:很多人用桑拿、蒸汽浴或者穿塑料衣服跑步来减体重,这样的方法确实可以减轻体重,不过也只有20分钟左右的效果。因为你会感觉非常渴,也就是说,那个时候你的身体严重缺水。所以,当你喝完水后,体重又会回到以前。
如果在一周或几天内减掉好几公斤,肯定对身体健康有害。快速减肥者脱发现象比正常人多3倍。有四分之一的人在2~4个月内可能患胆结石。甚至还可能出现免疫力下降,患上结核、肝炎等。
水分和肠道垃圾会让体重有1-2kg的偏差,早晚,或经期前后体重都有波动。例如经期前一周,受激素的影响,体内水分滞留会比较多,体重会增加;经期后一周水分减少体重下降。
身体的代谢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减肥效果不是只受一两天的行为影响的,每天看体重反而会让我们怀疑和沮丧。每周一次测量体重,其变化趋势反而比较清晰,要记得测量围度变化。
如果一个人的体重在一周内减轻了2~3千克,甚至是10千克,从健康的角度来说既危险,又不能达到减肥目的。
减肥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被部分人推崇的快速减肥法是不可取的。一部分人采用腹泻、利尿、过度节食、控制每日饮水量等错误做法会使机体受到损伤。腹泻、利尿虽然减轻体重较快,但减去的都是身体里的水分,随着水分的丢失,体内电解质会紊乱,还易并发代谢性酸中毒,对减肥者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而过度节食,不但不能持久,而且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出现疲乏无力、出冷汗、恶心呕吐等症状。控制饮水量,容易造成机体脱水,不但对脂肪代谢不利,还会增加肝肾负担,使代谢过程中的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引起机体自身中毒反应。
快速减肥是减肥者的一个误区。因为快速减肥不仅容易损伤身体,而且也增加了体重反弹的可能。快速减肥措施一旦停止,体重马上就会反弹。体内原来肌肉与水分的空缺全部由脂肪替补了,所以每一次不当减肥,只会造成体重一次比一次更难减。
正常情况下,三个月体重减掉5%~10%是比较适宜的。减肥速度太快或体重减得过多都对身体有不良影响。
有的减肥者选择通过运动方式来减肥时,同样存在快速减肥的错误想法。有的减肥者每天都坚持运动,但运动一段时间后,发现体重并未减轻,就觉得减肥失败。其实运动减肥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健康角度来说,虽然这些人的体重没有明显改变,但运动对健康已经产生正面影响。因为运动过程中消耗的是脂肪,即使脂肪没有被很快地消耗掉,但运动对人的机体功能已经产生了积极影响。
国际通用的体重的标准为BMI(体重质量指数),此外,腰围也是一个中心型肥胖(苹果型肥胖)的一个常用判断标准。中心型肥胖对健康的危害较四肢肥胖更大。
还一个更加直观的自测办法:站立时,用食指和拇指捏起肚脐边大概1厘米处的肉,看看有多厚,超过15毫米为肥胖,低于5毫米为消瘦。这个方法虽不精确,但也能看出个大概。
2013“中国网民健康体重调查”是由39健康网组织,在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专家组、中华预防医学会专家组及多位互联网知名行业专家指导的一次公益性活动。本次调查获得了三百多万网友的关注和支持,为系统分析网民健康体重现状提供了详细数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