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女孩可能都很容易发胖,一住校吃食堂,食堂的大师傅总是不遗余力地往菜里加猪油蒙混我们,再加上吃零食的习惯容易传染,入学半年,大家体重人均增长势头如股票的牛市一样喜人,于是每晚熄灯前交流最新的减肥经验成了我们的必修课,闲暇时间,我们发起了一轮又一轮围剿脂肪的运动。其中,喝醋减肥法曾经风靡一时,造成学校旁边小卖店的白醋(大家怕喝黑醋变黑)一度热销,每天吃完饭大家捏着鼻子相互鼓励着仰脖喝醋的场面很是有点大义凛然的悲壮。还有跳操、饿肚子的,花样繁多,不胜枚举。虽然很热闹,但是收效甚微,再加上多数同学家都离学校不远经常回家加餐,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依然顽强茁壮地盛开着,体重只增不减。只留下一些半途而废造成的后遗症,诸如跳绳后的腿粗,醋吃过量后闻到醋味就恶心,半夜里加餐的零食招来耗子光顾等等。有一个意志顽强的室友吃一种叫芬氟拉明的药外加节食一个月瘦了八斤,但是由于她上课老犯困,早上出操时晕倒了一次,惊动了校方,校长在全校大会上把减肥当成一种和早恋并列的丑恶现象明令禁止了。
老天爷真是厚此薄彼。毕业后,告别青春期的同学们奔赴工作岗位后纷纷自然而然地亭亭玉立不再需要涉及减肥的话题,只剩下我一个人依然在为经常获得“杨贵妃”的褒奖经常苦恼不已。我开始变得疑心很重,每当别人使用“珠圆玉润”“虎背熊腰”“心宽体胖”这些祖国文化造就的丰富词汇时,我总保持高度的警惕,担心被含沙射影。直到有一天,一个同事出了个谜语给我猜:“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了个***(我的名字)!”我的自信心被这个谜语彻底摧毁了,愤怒而坚决地加入到新结识的减肥盟友队伍中,开始了漫长而艰巨的减肥长征。
结果我实在不忍心宣布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勉励实在听得耳朵起茧,在越减越肥之后,我不禁仰天长叹“撼山易,撼脂肪难”!不过这些年倒是遇见不少减肥成功的个案,也耳闻目睹了不少与减肥有关的趣事,也算一大收获。
某种体操明星代言的全营养素我买过,幻想达到体操运动员身轻如燕的效果。仔细看说明书才知道,服用这种营养素,一日三餐要辅以不加油水煮的青菜细嚼慢咽,除此之外不能进食任何东西。我只坚持了两顿,就觉得有点眼冒金星,老妈勒令终止了。
风靡一时的“七日瘦身汤”配方我搞到了,就是用辣椒、西红柿、芹菜等几种蔬菜一起煮七个小时煮成糊汤,七天内只能喝这种汤。其实他们不用这么故弄玄虚,我看七天内我不吃别的喝鸡汤也能瘦下来。Pass!
试过一种减肥香皂,很认真地天天用都没有动静。后来在说明书上找到一行不起眼的小字:敬告顾客,请在使用期间配合运动和严格控制饮食方可收到满意效果……
某某减肥茶让我吃了苦头,跑厕所我跑得腿软得像面条……
有个姐妹向我哭诉--这么多年来,除了胸部,哪儿也没减下去……
曾经对针炙减肥颇为心动。去咨询了一下,竟然要求减肥期间不吃任何主食,按照他们的指示吃少量不带皮的鸡肉,生的黄瓜,生的西红柿……我一个同事向我倒苦水,她说她一说体重没掉减肥顾问们就追问她是否吃主食了,天天吃黄瓜吃得脸象黄瓜一样绿,闻到黄瓜味就恶心……我安慰她,下次想减肥就别交钱还挨针了,直接在家吃生黄瓜就好……
一个同事不花一分钱减肥了三十多斤,她的精神十分值得我学习——饿得早上五点钟起来在屋里来回如困兽般走动,还坚持不沾荤腥……最近她又成功地控制了反弹,采用的是“鸡蛋减肥法”,每顿吃一个白水煮的鸡蛋(注意不能油炸)。我很虔诚地向她咨询这个鸡蛋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不知道为什么她用白眼剜我……
生命不息,减肥不止。直到今天我还没有气馁,每次看报纸时仍然很注意上面最新的减肥资讯。这不,我下午又发现晚报上有一家女子会所打出了“不节食,不扎针,不服药,160元可减5斤”的最新消息,于是迫不及待地打电话过去预约。小姐很热情,一再地邀请我亲临现场。我问及方法和需要节食与否时她很含糊,最后礼貌地告诉我,饮食方面我们不会让你饿肚子的,但你想想减肥肯定不能随心所欲地吃啊,要按照我们的食谱来……”我又问疗程的收费问题,小姐说:“我们这里不是按疗程的,是按斤数……”我平静地反问:“那么请问我需要倒找多少钱请你们买走我一斤肉呢?”那头小姐咯咯地笑了,爽快地说:“160块五斤!但要按我们的食谱来!”——我看我是不用去了。我的网友菊花与剑说据考证杨贵妃生前一米六的个子体重是一百二三十斤,我虽然还差一截,但显然生错了年代。不过说不定即使不用梦回唐朝,万一哪天走在马路上也会被一个唐明皇转世的蓝颜知己绊一跤呢。憧憬一个先。唉,偌大一个世界,就没有一种既不用运动,又不放弃美食、又不担心伤身体的有效的减肥方法吗?想得头都痛了,赶紧先狂吃一罐巧克力补充一下脑细胞再从长计议。明天,再接着减肥!
(实习编辑:梁雅琳)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随着孩子长大,家长们担心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怕孩子交了坏朋友,怕孩子早恋,怕孩子偏食挑食营养跟不上……很多爸爸妈妈因为各种担心而过度紧张,对孩子也看管得更加严格,但常常适得其反,孩子不仅没有乖乖听话,家里反而是“战火四起”。我们到底该怎样帮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