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肾病每天躺在床上可能是由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竭、急性肾损伤、尿毒症、糖尿病肾病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共同特征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由于蛋白质从肾脏中丢失过多,血液中的白蛋白水平下降,造成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形成水肿。肾病综合征患者可出现大量蛋白尿,此时需要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以减少肾脏负担。例如,可以选择低盐、低脂且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瘦肉等。
2.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是指肾脏逐渐失去过滤血液的功能,无法有效清除废物和多余的液体,导致毒素在体内积累并引起一系列症状。当肾功能受损时,会导致身体内的废物和液体不能被正常排出,从而引起水肿。对于慢性肾衰竭伴随水肿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利尿剂来帮助减轻水肿。常用药物包括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
3.急性肾损伤
急性肾损伤是肾脏突然丧失排泄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的能力,通常由某种外源性因素直接作用于肾脏所致。这些外源性因素可能包括感染、缺血、中毒或其他损害肾脏的因素。急性肾损伤可能导致尿液减少或停止,进而引起水肿。如果确诊为急性肾损伤,应立即就医以便进行紧急治疗。治疗措施可能包括纠正电解质失衡、控制血压以及管理潜在的基础疾病。
4.尿毒症
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表现,肾脏几乎完全丧失了排泄废物和多余液体的功能,导致毒性物质在体内积聚。这种情况下,身体无法有效地排除废物和液体,从而引起水肿。尿毒症患者常伴有水肿,此时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同时配合利尿剂治疗。利尿剂可以促进体内水分代谢,常用的有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等。
5.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长期高血糖会对肾小球基底膜造成损伤,使其通透性增加,导致蛋白尿的发生。蛋白尿会引起血白蛋白浓度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使水分从血管壁渗出至周围组织间隙而引起水肿。糖尿病肾病患者易发生下肢水肿,夜间休息时可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循环,白天适当活动也有助于缓解水肿。此外,还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高盐食物。
针对肾病患者的日常护理,应注意保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肾脏负担。定期复查,监测肾功能指标,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你可知香薷饮?既能解暑还能消肿!
2019-05-15
这三样东西你还在吃?痛风找上门是太轻而易举
2019-04-29
宫颈癌疫苗接种年龄有讲究,什么时候打疫苗才有预防作用?
2019-04-12
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为乳腺癌吗?
2019-04-12
姚月成副主任医师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擅长领域:1996年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曾为广东医学院兼职副教授,东莞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委员。 毕业后在东莞市某三甲医院从事医、教、研工作十八余年,于2003年10月创建原单位的肾内科及血液净化中心,对急、慢性肾炎,急、慢性肾衰(含尿毒症),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肾脏病和风湿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于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腹水深缩回收等血液净化技术。分别于2001年及2002年在中山大学第一医院举办的“全国肾科医师高级进修班”及血液净化中心进修学习。参与东莞市科研立项一项,发表论文5篇。
陆文俊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擅长领域:肾脏的各种疾病,包括急慢性肾炎、肾病、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其他各系统疾病对肾脏的损害包括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炎等。各种尿路感染。不孕症、月经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痛经、慢性盆腔疼痛、肥胖、多毛神经感染及神经免疫性疾病
陈湛华主任医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擅长领域:擅长各种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肾小管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肾淀粉样变、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多发性骨髓瘤肾病等。
东风电机厂职工医院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元阳县中医院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榕江县中医院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三级甲等 妇幼保健院 公立
北京华坛中西医结合医院二级 专科医院 特色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