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萎缩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组织体积缩小、结构改变的病理过程。脑萎缩患者在治疗后容易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症状主要包括记忆力减退、走路不稳等。
1.记忆力减退:如果患者的脑萎缩情况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则可能会导致大脑神经递质分泌紊乱,从而引起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等症状发生。此时需要遵医嘱使用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盐酸舍曲林片、氟哌啶醇片等。
2.走路不稳:由于脑萎缩会导致颅内压增高,所以就有可能会对周围的神经系统造成压迫,使患者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低颅内压的药物进行治疗,如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片等。
3.吞咽困难:若疾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可进一步影响到吞咽中枢的功能,进而引发吞咽困难等情况。应配合医生通过鼻饲管的方式补充营养物质,以免身体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
4.其他症状:除上述常见症状外,还可能表现为头晕、头痛、情绪异常、大小便失禁等不适现象。需遵医嘱联合使用抗血小板聚集类以及营养神经类的药物共同治疗,例如阿司匹林肠溶片、丁苯酞软胶囊、胞磷胆碱钠胶囊等。
建议家属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变化,并定期带其去医院复诊。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护理措施,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不要过度劳累。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再次就医诊治。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