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关于人体产生肥胖的学说

2009-09-23 00:19: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肥胖症可以是原发性,也可以是继发性。仅就单纯性肥胖来说,其产生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故而就有了产生单纯性肥胖病因机理的几种学说。

  肥胖症可以是原发性,也可以是继发性。仅就单纯性肥胖来说,其产生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故而就有了产生单纯性肥胖病因机理的几种学说。

  (1)高胰岛素血症学说――有人做大鼠的动物实验发现,如果破坏胰β细胞与丘脑下部保持神经联络的大鼠的大脑复内侧核后,大鼠体重会明显增重,将原有胰细胞的功能破坏,而将胰细胞移植到肾外膜,使其与丘脑下部失去联络,此时即便破坏其大脑腹内侧核,其体重变化也不明显。其原因是,发现前者能使血中胰岛素增加到68.36±0.34mmol/L正常对照组为7.6±ol/L,而后者只为9.12±0.69mmol/L胰移植对照组为9.13±0.52mmol/L。因此说,即便破坏腹内侧核后能引起轻度的摄食量增加,但如果非常高胰岛素血证,也不能引起明显的肥胖。

  高胰岛素血症,能够增进人们过多地增加饮食量,使肝脏及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合成加快,促进血液中的脂肪沉积于脂肪组织中,同时抑制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分解,增强脂肪蓄积作用是其主要原因。大多数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都发现有高胰岛素血症这一事实。这种高胰岛素血症,不仅在进食且在空腹时大多数均呈升高现象。而另一方面,一旦体重减至正常后,高胰岛素血症也就随之消失了。因此说,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分泌增加)被认为是肥胖产生的原因,是有一定根据的。

  (2)脂肪细胞增殖学说――脂肪细胞的增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种是指脂肪细胞内不断蓄积脂肪而使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性增殖;另一种是,蓄积脂肪的细胞数量增多,也就是说,不断增加新的脂肪细胞。前者称为肥大型,主要发生在成人,后者称为增殖型,多见于婴幼儿童的肥胖。从婴幼儿开始肥胖者,至成人后,多表现为增殖与肥大混合型,这种情况比较容易产生重症肥胖症。

  最近研究发现,有少部分脂肪细胞终生都在增殖外,大多数增加主要发生在如下3个时期。

  第一是妊娠末期,由于母体过量的摄取脂质和糖,从而引起胎儿脂肪细胞的过量增加。

  第二是出生后一年左右,这一期间的脂质和糖的摄取过量也易增加婴儿脂肪细胞数目。

  第三是青春发育期,这一时期的过量脂质和糖的摄入也能使脂肪细胞数目增加。特别是处在成长期,过分摄取与生长关系不大的脂质和糖类,脂肪细胞的分裂增殖会变得十分旺盛。从而因过增的脂肪细胞,使身体变成“脂肪细胞增殖型肥胖症”。

  (3)过食学说――消化机能在一般情况下被认为是吸收大部分热量(焦耳)和营养物质的手段。因此,在有关肥胖成因问题上,简单而言,就是摄取的能量(焦耳)与消耗的能量(焦耳)约等于贮藏的能量(焦耳)。也就是说,只要摄取的焦尔过剩,哪怕身体没有发生任何代谢异常,也会增加贮藏量,形成脂肪贮藏增加的原因。事实上,动物实验表明,饮食性肥胖,一般均不存在种种与肥胖形成有关的代谢异常问题,肥胖的成因主要是由于过剩卡路里引起的。

  但是,为什么单纯性肥胖,过食是其发生的原因,有关这一点还不十分明了。在这里,我们只是收集几种假说供参考:①引起饱食感的血糖域值升高说,②胰岛素分泌过剩说(高胰岛素血症说),③颅内胺机能紊乱说,④多肽激素紊乱说,⑤应激反应(增加食量)说。等等。尽管这些假说都各自阐明了其中的道理,但是,肥胖本身是一个复杂原因综合的结果,到底哪一种假说比较实际呢,或者哪一种占的比例较大呢?这些有关问题,均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不过,我们必须承认,过食学说,肯定是引起肥胖的一个重要原因。

  (4)错误的进食频次学说――这一学说告诉人们,在进食量相同的情况下,由于进食的频次不同,也会引起肥胖的产生。大鼠动物实验表明,每天只给予2次饮食和自由进食的大鼠对比,前一组体重明显加重。在人群中也发现多吃少餐与少吃多餐相比,前者更易引起肥胖。

  (5)遗传学说――斯通卡德(Stun kard)等在一卵双生的儿童中观察发现,肥胖的一致率比异卵双生儿童要高,强调其有遗传性。另外,一卵双生儿直到青春期,双方肥胖发生率为70%,青春期后则下降为30%。这说明遗传因素确实是引起肥胖的原因之一,而且一般情况下,这一因素也是被认为可以克服的。最近巴库德(Buchurd)及彭鲁斯(Perusse)也发表了体内脂肪蓄积与遗传因素相关只占5%―30%的数据,这一数据也说明,遗传是肥胖产生的原因之一,但所占比例并不很高。

  (6)运动不足学说――运动不足,不仅在于减少了能量消耗,也使机体变成了能量易在体内贮藏的代谢状态。实际上,一旦成为运动不足状态,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也减弱,形成肮胰岛素的状态。由于抗拮胰岛素的作用,而代偿性地引起胰岛素的分泌增加。相对于降血糖作用的减弱,而脂肪合成的作用却未减弱,因此,就产生了脂肪蓄积的代谢状态。更有甚者,处于运动不足状态下,基础代谢下降,贮藏能量却增加,而且脂肪合成酶的活性也亢进。实际上,运动不足在肥胖成因相关性方面,与其说是能量消耗减少,还不如说是代谢状态的改变所引起的要多些。

  运动不足的情况,在现代社会里已成为肥胖产生的重要原因,日愈涉及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如交通手段的完善、家庭劳动的电气化、体力劳动的减少,已经几年形成了“省力型”社会。因此,成人膳食近10年来尚未改变,使肥胖者急剧增加,似乎是顺理成章的。

  (7)热产生机能障碍学说――在有关脂肪细胞当中,有作为能量“仓库”的白色脂肪细胞和具产热作用的褐色脂肪细胞两种。特别是在啮齿类(如鼠类)动物中,这种褐色脂肪细胞,在维持低温下的体温调节和食物诱导性热产生两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有一些褐色脂肪细胞功能不全的动物实验中,发现其热产生不能顺利进行,体温在低温状态下慢慢下降,最后导致死亡现象。实验证实,遗传性肥胖动物,其该种脂肪细胞机能低下,食物诱导性热产生下降。根据这一结果,有人设想,是不是可以通过褐色脂肪细胞的功能不全来制作低耗能的体质(动物)模型,从而进一步研究引起这一肥胖的成因呢?关于这一观点,目前尚没有资料记载有关研究结果。

  人类褐色脂肪细胞在成人体中起作用吗?研究证实,确实起作用,因其只占脂肪细胞的1%左右,被看作是肥胖产生的原因,似乎理由不很充足,否定者不在少数。

  但是,单纯性肥胖热产生力确实也较低下。这一结果在由于肾上腺素引起的热产生,在肥胖者当中,低下。减量(肾上腺素)后,热产生力还是低下,这提示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最近拉鲁新(Rarussin)等指出哺乳期的婴儿热产生力也低下,易于产生肥胖。因此,热产生力低下也可以认为与引起肥胖有一定的可能性关系。

  总之,解释从肥胖的病生理推测单纯性肥胖的成因来看,在单纯性肥胖方面,这些因素是复合形式构成肥胖成因的。在诸多因素中,主要应该强调进食频次的不正确――过食及运动不足为其主要原因。关于这两个成因,要从生理、生化上完全解释肥胖形成的原因,尽管显得有些说理不足,但在临床实际施治中,却可找到可能的治疗对策。

(实习编辑:王贵涛)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相关专题
揭秘隐形“杀手”PM2.5 全方位影响人体健康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011年12月5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征求公众意见截止,新标准拟于2016年全面实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及九个城市群可能会被强制要求先行监测并公布PM2.5的数据。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肥胖症
  • 奥利司他胶囊

    用于18岁及以上成人体重超重(体重指数≥24)的患者的治疗。使用本产品,应同时配合低热低脂饮食。[详细]

    去看看 ¥714.0
  • 奥利司他胶囊

    奥利司他胶囊结合微低热能饮食适用于肥胖和体重超重者包括那些已经出现与肥胖相关的危险因素的患者的长期治疗。奥利司他胶囊具有长期的体重控制(减轻体重、维持体重和预防反弹)的疗效。服用奥利司他胶囊可以降低与肥胖相关的危险因素和与肥胖相关的其它疾病的发病率,包括高胆固醇血症、2型糖尿病,糖耐量低减,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并可减少脏器中的脂肪含量。[详细]

    去看看 ¥337.67
  • 奥利司他片

    用于肥胖或体重超重患者(体重指数≥24)的治疗。奥利司他片结合微低热能饮食适用于肥胖和体重超重者包括那些已经出现与肥胖相关的危险因素的患者的长期治疗。[详细]

    去看看 ¥200.5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