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身材是“看着很瘦”;有一种肥胖,叫“隐性肥胖”。那么,什么叫“隐性肥胖”呢?从字面上来看就是看上去挺瘦挺苗条瘦长的,但身体的脂肪含量却一点儿都不少,也就是咱们说的“肉都藏起来了”。 这种“藏”,是指脂肪都藏在了身体内部、肉眼看不见的地方,也就是肝脏、胰脏、肠道等内脏的周围,包裹着它们,就好像给内脏穿了一层厚厚的衣服。所以,在体检时,有些很瘦的人也会被确诊为“脂肪肝”。下面我们就来聊一下关于隐性肥胖的相关概念。
1什么是隐性肥胖?
“隐形肥胖”者就是BMI(体重/身高2)在正常范围内(根本都在18.5-23.9之间,一小部分甚至比这还低,17-18的隐性肥胖大有人在),但身体脂肪率很高。不过,一般来说,这些人都没有明显的肌肉线条,仅仅瘦,且常常有个不易发觉的小肚楠。
2哪些人易患“隐形肥胖”?
一般来说,下面几类人更易发生“隐形肥胖”:久坐、不爱运动,饮食当中的高脂肪高糖食物占比较高。动不动就减肥,并且是靠各种低热量饥饿瘦身办法(比如七日瘦身汤、苹果瘦身法、果蔬汁瘦身法等等),也就是“少吃、饿肚子”的方法,过度的在意体重计上的数字;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男性腰臀比大于0.9,女人大于0.8)。腰臀比是指腰围(在呼气之末、吸气未开始时,以肚脐为中心,用软尺围测一周的水平长度)除以臀围所得出来的比值。如果你有上述任何两种情况,基本上就属于隐性肥胖了。如果不仅具备两条以上,而且BMI还高于24,那就可以确定是个真胖子了。
3“隐形肥胖”有哪些危害?
肥胖的危害众所周知。因为“隐形肥胖”者们体内的脂肪囤积越多,对代谢、循环系统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非常大。“隐形肥胖”会增加各类代谢综合征(如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的风险,还会增加患肿瘤的几率,比如乳腺癌等。同时因为“隐形肥胖”比一般肥胖更难发觉,也不像一般肥胖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所以更易让人忽视,变成影响健康和寿命的潜在“杀手”。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孩子太胖未必是好事,胖嘟嘟或许代表着已经患上小儿肥胖症。小儿体重严重超标,不仅会直接影响孩童阶段的生活、学习和健康,也为成年疾病的易发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