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编辑点评:网友MM12天吃药减肥日记

2007-12-21 04:14: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她吃药减肥,12天减了11公斤,可是后来为什么又反弹了呢?
编辑点评:网友MM12天吃药减肥日记
 ;

此外,有的产品根本就不是减肥产品(也就是没有经过检验是否能在保证人体健康的情况下减肥),这种产品的包装上一般也不会写上“保健功能:减肥”字样,只是设计了一个看似减肥品的包装,或起一个听起来象减肥品的商品名,其实它只是一种象饼干、牛奶一样的普通食品,有的是往里加一些违禁药品达到牺牲健康的减肥目的,比如轻泻药、利尿剂、抑制食欲的药品,也有的是通过让你用了他们产品后少吃食物来达到减肥目的,用这种方法的结果是会造成营养不良而增加细胞变异可能(营养不良会增加细胞癌变的可能),而且容易反弹,使用这样的减肥产品还不如吃配方奶粉减肥。所以凡是没有批准文号的内服减肥品不管有多大的明星帮助大肆宣传,都不要拿自己的身体去作试验。

  减肥药为什么能“减肥”?

  1、抑制食欲 吃后不想吃饭

  代表产品:曲美、可秀、澳曲轻等

  处方药成分:西布曲明

  这些药物都是直接作用在神经上,抑制食欲,让人即使吃很少的东西也不觉得饿,服用的时候会觉得胃口不好,就算是饿了,也吃不下什么东西。盐酸西布曲明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类的减肥药物,有加快新陈代谢和抑制的作用。其实,曲美这类减肥产品,其中类似盐酸西布曲明这类物质的含量要比正式的药物低一点,但归根结底还是一样的。可以考虑先去医院咨询一下医生,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此类药物。

  不宜服用人群

  接受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治疗的病人;神经性厌食症;病理性肥胖:如柯兴氏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等;血压不能控制和控制不好的高血压病人、冠心病、心衰、心率失常及脑中风的病人;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准备妊娠的妇女;年龄小于16岁的儿童和超过65岁的老年人不推荐使用;对药物过敏者。

  不良反应及其它

  口干、厌食、失眠、便秘发热;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气管炎、呼吸困难;腹泻、胃肠炎、胃肠胀气;不安、肢体痉挛、张力增加、思维异常、癫痫发作,间质性肾炎、月经紊乱;因出血时间延长引起的皮肤淤斑;外周性水肿;关节炎;皮肤瘙痒弱视;肝功检查异常,包括AST、ALT、GGT、LDH、碱性磷酸酶、肝红素的增加。

  2、抑制肠道吸收热量 吃后排泄增多

  代表:赛尼可,金多靶类

  产品成分:奥利司他

  这类药物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主要是抑制肠胃道对食物的吸收,使得摄入的脂肪不被身体吸收,就直接排出体外,并能增加每日排泄次数。由于仅作用于胃肠道,不作用于大脑,几乎不进入血液,所以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多为油性斑点及油性大便,这些副作用大多为轻度的,且通常发生在治疗早期,可自行缓解。

  不宜服用人群:患慢性吸收不良综合征,或胆汁郁积症,及对奥利司他或药物制剂中任何一种其他成分过敏的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及其它:主要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其与药物阻止摄入脂肪吸收的药理作用有关。常见不良反应为:油性斑点,胃肠排气增多,大便紧急感,脂肪(油)性大便,脂肪泻,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失禁。通常在服用赛尼可的病人中较多出现的胃肠道急性反应有:腹痛/腹部不适、胃肠胀气、水样便、软便、直肠痛/直肠部不适、牙齿不适、牙龈不适。观察到的其它少见不良事件有: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头痛、月经失调、焦虑、疲劳、泌尿道感染等等。

  3、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泄量

  代表:减肥茶

  产品成分:各种中草药,植物提取素

  目前减肥茶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单纯的袋泡茶,另一种是茶+胶囊的组合。

  喝减肥茶说的时髦点,就是“排毒”,说得通俗点,就是“拉肚子”。这类产品都主要包括茶叶(一般是绿茶、乌龙茶这两大茶系)、决明子、山楂、荷叶。茶叶可以清除肠胃道里的油脂,增强机体免疫力,茶叶里所含有的茶多酚能避免胆固醇形成阻塞动脉的血块,让血液顺畅地在血管里流淌,所以当然成为减肥茶的主力军。决明子清热败火,具有润肠通便作用。中医一般用于降低血压、血清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山楂,一般人都知道是开胃的,可为什么用在减肥产品里呢,因为它能消食健胃,行气散淤。也就是可以促进肠胃道功能,加速血液流动。对高血脂有一定效果。荷叶,清凉败火,消脂润肠,很多人都知道喝荷叶茶来减肥。虽然这些配方表里的东西,只要适量服用,对身体并无害处。但是很多厂家为了提高减肥茶的效力,往往都要在产品里添加一定量的泻药,所以必须慎重购买。

  还有的减肥茶配有胶囊。这类胶囊一般又分成两类。一种是减肥茶内成分的延续,也就是说靠泡茶所得到的效果可能不好,所以靠直接服用来增加效果,说穿了,也就是通便丸。另一种是营养补剂,这种胶囊里基本成分是比较补的中药,因为排泄量增加,身体可能会营养流失较快,所以依靠此类补药为身体提供氨基酸等有机营养物质,来维持身体所需营养。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甘甜)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