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对待肥胖是保持健康的关键
减肥是为了什么?在这个“肥胖过街,人人喊打”的当今社会里,每个人对肥胖都深恶痛绝。但是我们在捏着自己肚子上的肉,恶狠狠地想着无论如何要瘦下去的时候,一定要理智地问下自己,为什么要减肥?减肥究竟是为了什么?原本不肥,为什么还要减肥?
“为了别人眼中的漂亮啊,完美的身材是每个女孩子的梦想。”
“为了防止身体发胖后引发的疾病。”
笔者相信这两种想法可以包揽90%的减肥大军的减肥心声。但是不当的减肥给人造成的负面效果,会违背人们追求的初衷,与“对健康和美丽的追求”背道而驰。
“瘦”的代价调查,全球目前约有15亿肥胖者,其中,中国约占两亿人。值得注意的是,全世界的“减肥大军”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是肥胖者。近些年来,“骨感美”一度成为全球化的时尚审美坐标,全世界的爱美女孩都将其作为追逐的目标,但为其付出代价的人同样不在少数。 去年8月,22岁的乌拉圭模特露依塞尔?拉莫斯猝死在南非的一场时装发布秀的T型台上。据诊断,露依塞尔死于心力衰竭,“元凶”恰恰是令她为之付出的“骨感美”。因为此前三个月,她坚持每天只吃沙拉和蔬菜、喝可乐,以达到时尚界所推崇的“极瘦”标准。翻看国内的媒体报道,太多年轻人为“瘦”消得人憔悴:广州一位靠节食减肥的女孩最终饿晕,导致肠道过早老化;大连一名杨姓女子为达到10天减肥10公斤的目的,一直不吃饭,最终饿晕被送进了医院;成都一名女子因为减肥过度,失去了生育功能,后悔莫及……你肥胖吗?
什么是肥胖?正常人每日摄入糖、蛋白质和脂肪,其中所含的热量供给身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生活劳动的需要。如果摄入热量多,消耗热量少,多余的热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在体内贮存起来。贮存脂肪的场所称为脂库。人体第一大脂库是皮下组织,第二脂库在内脏周围,第三脂库在肚子里的大网膜上。人体脂库的贮藏量是没有限度的,不管有多少脂肪,脂库都可以装得下,这就是胖人可以无止境地发胖的原因。如果体重超过了正常体重,就是肥胖。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是否肥胖呢?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测量体重指数,最新的中国人体重指数的计算方法是: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指数在24以内为正常,达到24是超重,达到28就是肥胖。 据统计,最近10年内,中国人肥胖增长率已接近美国过去50年的增长率。世界上有关科学家的注意力,近年来已经转向中国人。
我们怎么肥胖的?
我们胖起来的原因是活动量减少,营养摄入太多。首先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骑自行车的人多,步行者多,家务劳动繁重,饮食结构比较清淡;现在,很多人有了轿车,自行车不骑了,楼梯也不爬了,大部分家务劳动被家用电器取代,运动量越来越少。
其次是中国的饭菜好吃,世界闻名,五千年的饮食习惯使我们对国菜百吃不厌,越吃越爱吃,尤其是晚上坐在电视机前边看边吃;加上现在动物性食品摄入和烹调油用量的增加,都使人越来越胖。
由于人们对肥胖的危害性和对健康的破坏性认识不足,缺乏警惕性,肥胖的过程又是在一种舒适而满足的不知不觉中发展的,越来越多的人不由自主地进入肥胖行列。基于以上原因,许多人越来越胖,直到遭受肥胖病的威胁!据北京医疗机构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53%的肥胖患者至少有以下疾病之一: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
胖了怎么瘦下去 人的一生中,容易发胖的阶段有以下几个:婴儿期、婚后、女性孕期、女性产后、人到中老年、女性更年期等。减肥应该怎样进行?
导致肥胖的因素是遗传基因和生活方式。遗传基因现在还没有办法改变,只能接受科学的生活方式,科学的生活方式是防止肥胖的关键。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方面做到培养合理的饮食习惯,管住饮食,控制食量,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大鱼大肉,不坐在电视机前吃零食,少吃洋快餐;另一方面多参加体育锻炼,进行合理的家务劳动,增加活动量。胖了,再瘦下来并不难,只要做到能量的摄入与支出平衡,就能保持正常的体形。不过,肥胖病人一定要到专业机构的减肥门诊,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减肥,盲目服用减肥产品,非常危险。
需要提醒的是,人们在减肥中要避开几个误区:
1、减肥可以快速进行;
2、听信某一种食品的危险性,将食物绝对划分为“好”和“坏”两类;
3、相信过分美妙诱人的宣传词句,吃广告上宣传的成分不明的药品;
4、使用在一项研究之后便匆忙推荐给大众的产品;
5、相信某种药是万灵药,或认为吃上一点减肥药,一辈子就不胖了。
其实,保持正常体重,保障身体健康,贵在我们对肥胖病有科学的认识,贵在科学的对待减肥。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据了解,全球肥胖呈爆炸式增长,有近1/3的人超重或肥胖,而中国超重或肥胖更达到惊人的43.6%。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华侨医院副院长王存川和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肥胖与糖尿病减重外科中心副主任骆衍新均认为,一旦肥胖,糖尿病、三高、呼吸睡眠暂停、骨关节炎等一系列并发代谢病会接踵而来,BMI超过32kg/m2要积极考虑手术治疗。